- 光禄寺
- (光禄寺, 光祿寺)
官署名。 汉九卿中有光禄勋。 魏、 晋、 南朝宋、 齐及北魏均同。 南朝梁、 陈称光禄卿。 北齐始区别官署名与官名。 以光禄寺为署名。 卿与少卿为主官名。 以后除辽以避太宗讳(耶律德光)改崇禄寺。 金不设, 南宋并入礼部, 其余各代均沿设。 北齐领守宫、 太官、 宫门、 供府、 肴藏、 清漳、 华林诸署及东园局。 隋领太官、 肴藏、 良酝、 掌醢四署。 唐改肴藏名为珍羞, 余同。 宋除太官令外, 有内酒坊、 油醋库等机构。 元掌起过米麴等事, 领尚饮、 尚酝局等, 隶宣徽院。 明、 清领署同唐, 惟"太官"作"大官"。 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 并入礼部。
* * *(光祿寺, 光禄寺) 官署名。 漢九卿中有光祿勳。 魏、 晉、 南朝宋、 齊及北魏均同。 南朝梁、 陳稱光祿卿。 北齊始區別官署名與官名。 以光祿寺為署名。 卿與少卿為主官名。 以後除遼以避太宗諱(耶律德光)改崇祿寺。 金不設, 南宋併入禮部, 其餘各代均沿設。 北齊領守宮、 太官、 宮門、 供府、 肴藏、 清漳、 華林諸署及東園局。 隋領太官、 肴藏、 良醞、 掌醢四署。 唐改肴藏名為珍羞, 餘同。 宋除太官令外, 有內酒坊、 油醋庫等機構。 元掌起過米麴等事, 領尚飲、 尚醞局等, 隸宣徽院。 明、 清領署同唐, 惟"太官"作"大官"。 清光緒三十二年(1906), 併入禮部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